清三希堂法帖(十) 宋蘇軾與陳季常二札
蘇軾_苏轼品名 | 清三希堂法帖(十) 宋蘇軾與陳季常二札 |
分類 | 法帖 |
作者 | 蘇軾 |
書體 | 行書 |
數量 | 一幅 |
語言 | 漢文 |
釋文 | (第一則)軾啟。新歲未獲展慶。祝頌無窮。稍晴起居何如。數日起造必有涯。何日果可入城。昨日得公擇書。過上元乃行。計月末間到此。公亦以此時來。如何如何。竊計上元起造尚未畢工。軾亦自不出。無緣奉陪夜游也。沙枋畫籠。旦夕附陳隆船去次。今先附扶劣膏去。此中有一鑄銅匠。欲借所收建州木茶臼子并椎。試令依檏造看。兼適有閩中人。便或令看過。因往彼買一副也。乞蹔付去人。專愛護便納上。餘寒更乞保重。冗中恕不謹。軾再拜。季常先生大閣下。正月二日。子由亦曾言方子明者。他亦不甚怪也。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。未及奉慰。疏且告伸意。意柳丈昨得書。人還即奉謝次。知壁畫已壞。了不須怏悵。但頓著潤筆。新屋下不愁無好畫也。(第二則)軾啟。人來得書。不意伯誠遽至於此。哀愕不己。宏才令德。百未一報而止於是耶。季常篤於兄弟。而於伯誠尤相知照。想聞之無復生意。若不上念門戶。付囑之重下思。三子皆未成立。任情所至。不自知返。則朋友之憂蓋未可量。伏惟深照。死生聚散之常理。悟憂哀之無益。釋然自勉。以就遠業。軾蒙交照之厚。故吐不諱之言。必深察也。本欲便往面慰。又恐悲哀中反更撓亂。進退不皇。惟萬萬寬懷。毋忽鄙言也。不一一。軾再拜。知廿九日舉挂不能一哭。其靈愧負。千萬千萬。酒一擔告為一酹之苦痛耳。 |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