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状元,字恰恰就中规中矩,看着十分漂亮

 

1903年,王寿彭高中状元,曾引来当时人的不少议论,应试之初,许多人对王寿彭并不看好,但能中状元,就有了以下传言。

第一种说法,说王寿彭名字好。据说,第二年--(1904年)就是慈禧太后七十大寿,主持考试的官员投慈禧之所好,欲得一个名字中有“寿”字的人为状元,以示庆祝,王氏之名既有“寿”字,而其书法又黑大圆光,遂定为状元。

第二种说法,说王寿彭的文章做得一般般,但他的字却很对科考官的胃口。因为在清代传统的科举,尤其是最后一关的殿试,向来重写不重作,而科考---对书法又有特别的潜在要求,要求字体端正,“黑大圆光”,号称“馆阁体”。在五十多年前,不擅书法的龚自珍考进士就多次落第,最后勉强进了三甲,也没能点翰林,惹得龚自珍对书法一道大为不满。而王寿彭的字恰恰就中规中矩,看着十分漂亮。

据说,王寿彭最初在山东乡试,主考官阅其卷后不甚满意,但旁边有人说,这位考生的字如果参加殿试会很占便宜,说不定你可以收一个翰林门生呢。主考官怦然心动,后来王寿彭果然在会试、殿试中一路告捷。

中了状元的王寿彭被实授湖北提学使。入民国后,时为总统的袁世凯因王寿彭是状元,让其任总统府秘书,只不过写写画画,题题匾额而已,未参机要,故有人嘲笑说,王状元是“书而不秘”。

王寿彭晚年在张宗昌的支持下,创办了山东大学。但因思想保守,-------试图恢复“周礼”,颇为学生和同仁所诟病,后被迫辞职。

民国十九年(1930年)一月,病逝于天津租界,年56岁。王辞世的消息,几家小报发了相关新闻,可见世人对他的认识和记忆已经相当模糊。

王寿彭,字次籛,清光绪状元,山东潍坊潍县(今潍城区)西南关人 1901年(清光绪二十七年)中举人, 1903年(光绪二十九年)“殿试”以一甲一名中状元。入翰林院,任编修。后为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。

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状元。授翰林院修撰。少年苦读,十七岁中秀才,二十六岁中举,年仅二十七岁即状元及第。光绪三十一年,王寿彭被派往日本考察政治、教育和实业。在日本,他敌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。回国后,著--《考察录》,倡导改良教育和实业。工书法,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。当年“山东大学”的校牌即其所书。

王寿彭书匾

今潍坊市博物馆存一刻石,即清末进士陈恒庆为曹鸿勋临《九成宫醴泉铭》作跋文,由王寿彭所书。